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印度佛教哲學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y 
開課學期
110-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李勝海 
課號
Phl7255 
課程識別碼
124 M686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哲研討室三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研究所:佛家領域。 大學部:(A)東方哲學史群組。
總人數上限:1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是對主要印度佛教哲學學派的歷史和思想的綜合性導論,其內容包括阿毘達磨、中觀、唯識、量論四個佛教哲學傳統。課程不預設任何佛教知識背景。閱讀材料將平衡佛教哲學史中的重要文本與教科書。古代文本部分主要包括《阿毘達磨俱舍論》、《中論》、《入中論》自釋、《唯識二十論》、《三十唯識頌》、《開示三自性》、《集量論》自釋等。上課時演講將與課堂上的討論相結合,我們將把注意力放在原典的仔細閱讀與分析上。課程將幫助學生發展閱讀詮釋亞洲經典哲學文本的的能力,並提高批判性思考及學術寫作的程度。 

課程目標
1.系統地認識起源於印度隨後又影響了其他亞洲佛教文化的印度佛教哲學及其歷史
2.學會閱讀分析經典佛教哲學文本,掌握重要佛教論師的核心哲學觀點
3.熟悉佛教哲學領域中有影響力的國際學者的著作
4.領會佛家處理實在性、心、真理、語言、詮釋等問題的方式
 
課程要求
1.修課同學必須積極參與討論每週的議題。
2.對於本課程所覆蓋的不同佛教哲學傳統,修課同學必須選擇有興趣的主題,書寫兩頁的「閱讀回應」(reading response)共四篇。在閱讀回應中除了總結閱讀的內容外,應當選擇一個問題加以分析討論。
3.提交6000–7000字的期末論文一篇。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課程將使用Jan Westerhoff新近出版的印度佛教哲學史教材,偶爾輔以Mark Siderits的佛教哲學課本。這兩本書的出版項如下。
Westerhoff, Jan. The Golden Age of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y. The Oxford History of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Siderits, Mark. Buddhism as Philosophy. Ashgate World Philosophies Series. Brookfield: Routledge, 2007.
需要借助中文課本的同學可以使用《佛教哲學要義》,出版項如下:
高楠順次郎原著, 藍吉富譯. 佛教哲學要義. 臺北市: 正文書局, 1978.
(英文本:Takakusu, Junjirō, Wing-tsit Chan, and Charles A. Moore. The Essentials of Buddhist Philosophy. 2nd e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1949.
 
參考書目
佛教哲學原典
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29冊1558號
中論,《大正藏》30冊1564號
葉少勇.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Dbu ma rtsa ba’i tshig le’ur byas pa shes rab ces bya ba. 中論頌:梵藏漢合校·導讀·譯註. 上海:中西書局, 2011.
(釋)法尊,譯. 入中論. Acadia, CA: 悲智學佛會, 1997.
唯識二十論,《大正藏》31冊,1590號
唯識三十論頌,《大正藏》31冊,1586號
陳那造,釋法尊譯編. 集量論略解. 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佛教哲學原典英譯
Vasubandhu, Louis de La Vallée-Poussin, and Leo M. Pruden.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m of Vasubandhu. 4 vols. Fremont, CA: Jain Publishing company, 2014.
Siderits, Mark and Shōryū Katsura. Nāgārjuna’s Middle Way: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13. (中譯:方怡蓉譯,《解讀龍樹菩薩《中論》27道題》。台北市:橡實文化.)
Huntington, C. W. The Emptiness of Emptiness: An Introduction to Early Indian Mādhyamik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9.
Silk, Jonathan A., and Vasubandhu. Materials towards the Study of Vasubandhuʼs Viṃśikā: Sanskrit and Tibetan Critical Editions of the Verses and Autocommentary, an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s. Cambridge, MA: Department of South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2016.
Anacker, Stefan. Seven Works of Vasubandhu, the Buddhist Psychological Doctor.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84.
Hattori, Masaaki. Dignāga, on Perception; Being the Pratyakṣapariccheda of Dignāga's Pramāṇasamuccaya from the Sanskrit Fragments and the Tibetan Vers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與參與 
20% 
 
2. 
閱讀回應 
30% 
 
3. 
期末論文 
5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24  課程概述 
第2週
10/01  印度佛教 
第3週
10/08  阿毗達摩要義 
第4週
10/15  蘊處界
《俱舍論》第一品選 
第5週
10/22  業與倫理
《俱舍論》第四品選 
第6週
10/29  無我
《俱舍論》破執我品第九選 
第7週
11/05  龍樹與中觀之發展 
第8週
11/12  《中論》第1、15品 
第9週
11/19  龍樹的中觀哲學
《中論》第18、24品 
第10週
11/26  二諦
《入中論》第六品選 
第11週
12/03  唯識思想的發展
《唯識二十論》之一 
第12週
12/10  無外境之成立
《唯識二十論》之二 
第13週
12/17  唯識系統之建立
《唯識三十頌》 
第14週
12/24  三自性
Trisvabhāvanirdeśa:《開示三自性》 
第15週
12/31  因明 
第16週
1/07  總相與語言哲學
Siderits, Buddhism as Philosophy第10章 
第17週
1/14  現量
《集量論》現量品選 
第18週
1/21  課程總結與論文報告